分組教學目前被很多教授及老師推崇
分組教學有非常多的優點,但是並不是每個課室都適合使用
這裡與大家分享三種不適用分組教學的情境
Q: 班上程度落差太大為什麼不適用於分組呢?
A:老師出了一份作業,需要共同討論,程度較不好的同學
其實無法參與討論,因為他們的背景知識不足,所以同組
同學要花費很多時間跟他解釋,甚至為了要達成老師完成作業
的目標,必須放棄同學,先把作業完成。這樣一來就達不到,
每個人都有練習到的目的了。
Q: 分組不就是要讓學生練習相互合作嗎?怎麼會沒辦法教對方?
A:願意跟別人一起合作,是需要練習的,並不是每一位學生
都有意願跟別人一起分享。有的學生喜歡獨立作業,需要自己
思考,如果有別人干擾他,產出的效果非常差,需要特別注意
這樣的學生。
也有可能在這一組他遇到非常討厭的死對頭,完全不想跟
對方一組。這時老師需要仔細的了解原因, 不要貿然將學生
分組,可能會導致學生這堂課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。
Q:老師不是應該把責任分配好嘛?怎麼會分配不均呢?
A:將責任分配好讓學生好操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但是
組別中還是有學生會偷懶,這是其他組員就必須
頂替他上陣。造成其他組員負擔過重。
責任分配不均,還可能來自於,能力上的差距
組員的能力太差了,能力上較好的人需要花
非常多的能力去教不會的人,其他人會想要
依賴會的人,覺得只要能力好的人出馬就好。
這時獨立作業會比分組好很多,出題目
老師下去巡查,如果發現需要協助的同學
馬上對症下藥,這位同學會比分組更能
立即獲得需要的知識,而不是只是抄寫別人
的答案。